IT 單位最「顧人怨」的事!?
企業中IT部門的「名聲」,隨時都遭遇各種挑戰。例如公司的網路設備故障,致使網路速度變慢甚或不通;賣場的POS裝置當機,造成顧客大排長龍;公務機關在下班前要發一份緊急公文,但電子公文交換系統卻無法運作。林林總總的突發情況,都讓人印象深刻,甚至對IT的管理和技術專長產生懷疑。此外,某些隱蔽的地方,通常是員工使用IT資源時遇到的「麻煩事」,這些日常的小事也可能讓員工抓狂,進而埋下顧人怨的種子,對IT部門的名聲同樣很傷。
Mark Settle1 列舉了7項員工對IT部門最為不滿的事。當然,每個企的運營型態和組織文化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以下是整理自該書的七種根源,再結合個人實務工作上的經驗和觀察,提出一些看法,供作參考。
密碼
對多數員工而言,密碼是件麻煩事,甚至演變成噩夢。例如 ,放個長假回來帳號突然被鎖住,因為超過更改期限;久久用一次的系統,忘記先前設的密碼,打錯三次,帳號又被鎖住。其他像是密碼要求一定長度、規定要各種組合,三不五時就得改密碼等等這類瑣事,經常讓員工抓狂。但IT部門會認為密碼是一件嚴肅的事,特別是在「資安就是國安」這種口號下,這似乎是「必要的無奈」。至於密碼的複雜度、定期更改密碼這些措施對資安防護究竟有多少助益,倒是沒人探究。
報修單
員工向IT部門報修設備故障,倘若修復的時效不如預期,就會引發不滿。最常發生的抱怨是「已經報修好幾天了,都沒人處理」,可是有些「報修」並不見得都是IT設備的問題,有的員工連座位搬動,找條延長線都要報修(這類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尤為顯著),這些是IT部門的工作嗎?
視訊會議
每開一次視訊會議,就是一場大考驗。網路不通?畫面為什麼會有lag? 可不可以鏡頭自動對到現在發言者?主席講話時不能自動 loom in嗎?員工習慣將視訊會議當作「實體會議」看待,或是需要現場要有「導播」。是的,賣視訊設備的廠商會說這些都不是問題,當實際操作時,這些統統都是問題。
網路速度太慢
公司對外連網的速度比員工在家裡或是用手機4G連網的速度還慢;員工在家辦公連到公司後台系統的速度超慢;新聞公關部門要對外直播,網路頻寬不夠,畫面與聲音沒法同步;這些都是常見的反應。但網路速度究竟要多快才算快?直播如果用專線,由哪個部門買單?
網站被阻擋
員工在外部環境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網路「衝浪」,他們認為在工作環境也應該提供相同的服務和自由。哪些網站能造訪,哪些不能造訪,每個人看法不儘相同(為什麼不能連結購物網站?為什麼不能看抖音?)這種期待與現實的落差,間接造成對IT部門的不滿。
印表機
又卡紙了、又沒墨水了,馬上要開會了,資料還是印不出來;為什麼沒有彩色印表機?為什麼不能列印A3的報表?這類問題也多由IT部門承擔。由於愈來愈多的工作場所推行「無紙化」或所謂「電子會議」,對印表機的挫折感正逐漸減少,但要完全解決印表機問題,只怕得再等一段時日。
員工通訊錄(列表)的正確性
公司內通常會維護所有員工的通訊資料,例如,職稱、電話分機等,這些資料如果發生錯誤或未能及時更新,通常也會怪到IT部門頭上。此外,公司客戶的連絡資料,或是公務機關電子公文交換的「地址簿」,這類資料的維護究竟應該如何分工?如何課責?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作業流程和核校機制,IT部門就成為是最直接的「砲灰」。
當然不止以上七件事。如果單就以上七件事來看,有少部分可以藉由引進新技術加以改善(密碼管理或重置),部分問題可能是程序和制度面的問題,需要設計明確的作業流程及課責制度。IT管理工作要想完全免除「顧人怨」,並不容易。
注釋及參考資料
M. Settle, Truth from the Valley: A Practical Primer on Future IT Management Trends. 2020.↩︎